人民政協網北京11月2日電 10月26-28日,太湖世界文化論壇第七屆年會在京舉辦。本屆年會以“文明互鑒:共創人類文明新形態”為主題,旨在促進中外文化交流合作、不同文明互學互鑒。多國政要、國際組織代表、專家學者等近千人參會。年會期間舉辦了主題論壇“來聽中國故事Discover China”,中外嘉賓從不同角度分享了中國故事。
減貧是“最成功的中國故事”。主題論壇現場,中國減貧故事引起了聽眾和媒體的關注,講述者是杜萍博士。中國減貧故事是一個宏大而厚重的題材,既要有全局高度,又要有感人細節,要在短短幾分鐘內講好減貧故事實屬不易。長期致力于減貧研究的她從研究視角講述了中國將信息化與減貧相結合的創新之路,并分享了在甘肅、廣西、貴州、寧夏等地調研時的見聞。
2015年,她在甘肅省扶貧辦調研時看到,扶貧干部和軟件開發人員攜手奮戰,爭分奪秒進行精準扶貧信息化管理系統的研發。在協同工作中,扶貧干部學成了信息化行家,軟件開發人員也練成了扶貧好手,這樣的場景,在廣西、貴州、寧夏等地都能看到。廣大扶貧干部和軟件開發人員發揮主動性、創造性,將現代信息技術廣泛應用到扶貧開發工作中,鼠標點一點,各種數據就能一目了然。
“中國打贏脫貧攻堅戰,在減貧理念、方法等方面的創新之處,無不凝聚著中國人民的智慧?!倍牌急硎?,作為一項新的實踐探索,精準扶貧信息化管理從無到有,在扶貧干部、愛心人士和貧困戶之間架起了一座高效幫扶的橋梁,為中國打贏脫貧攻堅戰發揮了重要作用。
杜萍講述了信息化助力貧困戶脫貧的故事。2017年冬天,她來到廣西全州縣白竹村貧困戶鄧淑君家中。當時鄧淑君家里除了一張破舊的木沙發,再無其他家具,屋子很冷,卻沒有生火。她6歲多的女兒正跪在冰涼的泥地上,趴在木沙發上用鉛筆頭寫作業,兩只小手滿是凍瘡。講到這里,她說:“相信任何一個母親都不愿看到自己的孩子這樣?!眱赡旰?,她再次來到鄧淑君家中,發現鄧淑君一家在中國社會扶貧網的精準信息對接下,得到了社會愛心人士的幫扶,已經告別了貧困。
“眾人拾柴火焰高?!倍牌加眠@句諺語作為致辭的結束。她表示,希望更多的人為建設遠離貧困、共同發展的美好世界而貢獻力量。
“中國的減貧故事說不完道不盡,中國的減貧經驗不勝枚舉”,演講中金句迭出,令人過耳難忘,現場觀眾多次熱情鼓掌。中國減貧故事通過中英文即時傳譯設備,傳遞到現場的每一位聽眾耳中,也通過網絡走進人們心中。
主題論壇主持人、中國文化書院副院長苑天舒在總結杜萍的演講時說:“中國的扶貧、減貧是一項偉大的工程,在這個時代綻放出中國故事的光彩。感謝杜萍所做的貢獻?!闭搲F場,香港大學中國商業學院招生辦主任赫彥宇說,“從杜萍的演講中,我們了解到中國減貧歷程中的創新做法和美好故事?!?/p>
杜萍所著《減貧信息化管理“5+2”模式》一書被指定為年會的重點宣傳用書。據論壇年會有關負責人介紹,“鑒于該書在減貧領域的貢獻和影響力,特將它作為太湖世界文化論壇第七屆年會重點宣傳用書,用于年會期間贈送給中外嘉賓?!痹诒緦媚陼摹叭蛭拿鞒h高級別對話”“數字中國與未來世界”“風云對話:絲路?東西方文化交流的永恒通途”等多個主題論壇和“美麗中國?中國畫藝術沙龍”現場,都能看到這本書。
該書記錄了杜萍10年來對中國減貧信息化管理的思考。她將減貧信息化管理放在人類減貧實踐的背景下進行討論和總結,創新性提出減貧信息化管理“5+2”模式。作者基于“5+2”模式研發的系列軟件,入選為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重大項目 “中國扶貧戰略研究”的重要研究成果。2018年3月,基于“5+2”模式研發的系列軟件經國務院扶貧辦鑒定后獲得認可,作者將其捐贈給中國社會扶貧網,應用于該網的系統升級,為該網助力打贏脫貧攻堅戰發揮了作用。